伟德betvlctor体育

三新漫谈丨如何防止燃气管网被“误伤”

发布时间:2025-04-11作者:BETVLCTOR在线登录平台

  2025年,惠州计划新建和改造老旧燃气管网236公里。如今,城镇燃气管网遍布城市每一个角落,延伸至千家万户。与此同时,燃气管道安全问题也备受关注。

  近年来,我市稳步推进“瓶改管”工作,全市燃气管道覆盖率持续提升,进一步便利居民使用天然气的同时,管网防护范围也逐步扩大。常言道,居安思危。城镇燃气管网有序铺开后,如何更好地为之保驾护航?

  中国城市燃气协会安全管理工作委员会发布的《全国燃气事故分析报告(2024年·上半年报告)》显示,2024年上半年我国共发生燃气管网事故64起,占天然气事故的75.3%。其中,第三方施工破坏导致的管网事故占比高达89%,成为首要原因。

  把时间跨度拉长一些,显而易见去年情况并非特殊,第三方施工破坏仍是导致燃气管网“躺枪”的主因。该报告数据显示,2018年至2023年,全国共发生室外燃气管线余起,其中第三方施工破坏占比超70%。燃气安全监管的人说,防止第三方施工破坏是燃气管道安全管理的重中之重。

  燃气是个“暴脾气”,易燃、易爆,逮着机会就乱窜。在管道“温顺”前行的燃气看不出有什么特别之处,可这是一个“无孔不出”的主,一旦找到出口,就会趁机“逃逸”,扩散至地下空间及周边建筑物内,影响用户的正常生活不说,还可能引发火灾、爆炸等安全事故。前些年多地发生燃气管网被“误伤”且造成人员群死群伤事故,充足表现了燃气管网被意外挖破的难以处理的后果。这些悲惨事故的始作俑者,可能仅仅是一次不规范的施工,挖机“毫不知情”地一顿猛操作,足可让社会产生长久的伤痛。

  高达89%的事故比例提醒着,第三方施工作业必须合法合规,必须专业且能够承担相应的责任。进一步规范第三方施工作业势在必行,住房城乡建设部在今年召开的全国城市燃气管道安全专项治理行动部署推进视频会议强调,“要加快城市燃气管道老化更新改造,重拳整治第三方施工破坏问题”。

  大数据时代,燃气管网安全管理应积极拥抱新技术。具体而言,要有序推进地下管线系统智能化建设。地下管网建设主体多元,情况相对复杂,应完善技术方法,推动信息共享,积极地推进智能化监测,让地下管线信息系统更好服务城市建设。我市2023年发布的《惠州市城市地下管线管理办法》明确,鼓励应用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推进地下管线系统智能化建设。鼓励和支持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在地下管线设计、建设、管理领域的推广应用。

  在日常监管方面,应机制化防止马路被反复开挖。马路被挖了填、填了挖,反复“开膛破肚”、长期“缝缝补补”,给老百姓日常出行造成不便不说,也增加了燃气管网被“误伤”的几率。为防止马路被无序开挖,《惠州市城市地下管线管理办法》明确,新建、扩建、改建的城市道路交付使用后5年内、大修的城市道路竣工后3年内不得挖掘;因特殊情况需要挖掘的,须经市、县人民政府批准。

  在施工现场,要对第三方实施工程单位进行有效监管,以有效措施确保第三方实施工程单位遵守施工规定、规范作业、承担对应的事故责任等。《惠州市城镇燃气安全专项整治三年攻坚行动方案(2022-2024年)》要求,完善燃气工程前期手续,加强专业承包、劳务分包队伍监管和施工全套工艺流程管控,加强竣工验收管理。完善燃气管道保护范围及控制范围工程活动管理制度,严格落实保护告知、现场交底、开工知会、旁站监护、签订安全保护协议等制度,进一步明确建筑设计企业、监理单位、实施工程单位和燃气经营企业责任。笔者获悉,为护航燃气管网安全,我市职能部门抓实日常监管,督促燃气经营企业结合日常巡检,全面加强对第三方施工破坏事故隐患的排查,防患于未然。

  应急处置措施也不可或缺。常言道,有备无患。为加强燃气行业应急管理,有效提升燃气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最大限度地降低突发事件危害程度,日前,我市印发《惠州市城镇燃气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和《惠州市城镇燃气供应突发事件应急预案》,进一步筑牢城镇燃气安全屏障。